
漫步走在燈紅酒綠的中華路,
路上熙熙攘攘,不知路人要往何處去?
轉進絕色,喜歡在這樣的小影廳看小電影,
少少的電影咖,小小的空間,
看電影開始前的預告片時,連誰哈哈大笑都知道。
也就是這樣,能安安靜靜地欣賞好電影。
畫面切入是母親奇奇的畫面,
看著大雪紛飛的景致,深深地抽了一口菸,
眼神充滿了紛亂的思緒。
被寂寥侵襲的奇奇透過網戀來排解寂寞。
關掉電腦視訊回到現實,原本的微笑轉成失落。
髒亂的家、疏離的親子關係,
因為母親的提議,帶著許久不見的維特展開旅行。
奇奇想見遠在台灣的愛人,
而帶著維特,卻是另種想親近又怕受傷的母愛。

鏡頭掃過台北街頭,再熟悉不過的灰濛天氣,這是台北。
母子倆住進華西街暗巷內的古山園旅社,
奇奇與維特兩人尷尬地簡短交談道晚安,
身在異鄉相依的兩人,心卻不知在何方。
鏡頭常常Take奇奇的表情與眼神特寫,
無法說清那臉上靜默無言、卻無盡的訴說,
奇奇內心的空虛、對戀人的思念、面對維特的無措....
如同奇奇素顏未梳的蓬亂頭髮,理不清..剪還亂....
(Pernilla August演得真的是絲絲入扣、完全到位啊!!)
當我還困在奇奇迷濛紊亂的眼神中,
古山園旅社店員阿Ken把我從沉重的情緒抽離出來。
不知怎麼的,看到阿Ken的表情與聽他說英語,
內心就一直想發笑。好像有個聲音微微地告訴你,
((((他(阿Ken)明明就不是這麼拘謹古意的人啊啊啊....))))
最喜歡奇奇下樓跟阿Ken買啤酒這橋段,
阿Ken從冰箱裡拿了一罐啤酒給奇奇,
隨後又迅速開冰箱自己也拿了一罐,
還大剌剌地說:
I drink with you.
(人家喝你幹麻也跟著喝啦~XDXD)
我喜歡這種表現台灣人熱情的方式,
有點無厘頭、又很直接,
再加上爽朗的笑聲,真的是最親切的語言。:"D
維特與弟弟(黃河)的相遇,
我想就用【一個人的旅行‧在異地】作解釋。
戴上耳機用音樂暫時把異地隔絕,
漫無目的地走過南門市場的牛肉乾攤,
在巷弄裡問路時認識了弟弟。
場景來到三芝的飛碟屋,
從裡面望海有種寂寥的美感,
北海岸真的很適合散心,與大海對話啊。
其實我覺得維特演出並不是很到位,
黃河卻是蠻令人驚豔的,以這樣輕輕的年紀,
把那種很纖細的情感,表露的很恰到好處。

再把話題拉到奇奇,
白天一個人在涵碧樓泳池旁枯坐;
夜裏一個人將瓶中的繡球花砸爛;
維特離開後獨自在雨中屋簷下抽著煙;
這孤寂落寞的身影,處在人情疏離的城市裡,
是不是,也覺得似曾相識呢?

最終在美好的夕陽西下、芒草紛飛的天台上落幕了。
奇奇給了維特溫暖的擁抱,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。
或許,有些橋段顯得太過刻意,轉折的有些粗糙,
但也不失為一個可以接受的結局,
像讀篇短篇散文,淺嚐即止,恰如其分。

非常推薦到戲院看奇奇,
Pernilla August演得相當傳神。
臉上的皺紋是歲月也是心情的刻畫,
突然覺得有點微胖的身材對演技也有加分作用(哈):"D
也很喜歡導演取鏡說故事的方式,
擁擠的車潮、霓虹閃爍的西門町、到哪都看得見的101,
把台北拍得很有深度,雖然調子有點冷,
但人內心的寂寞與關愛的渴求,也為城市生活多添了不一樣的顏色。
最好一個人靜靜地去看,很令人回味的。 :P
P.S.圖片取自:flickr 霓虹心電影劇照